山西好中医 | 彭春花:从”讨生活”到”治愈人生”,她用中医点亮万家灯火

在山西怀仁,有这样一位中医大夫:患者说她看病像”知心姐姐聊天”,孩子家长称她是&#82…

在山西怀仁,有这样一位中医大夫:患者说她看病像”知心姐姐聊天”,孩子家长称她是”拒绝抗生素的守护者”,同行赞她是”扎根泥土的杏林行者”。她叫彭春花,一间不足百平的诊所里,藏着半生跌宕的医路故事。

初遇中医:从 “交代” 到热爱的转变

彭春花的从医之路,始于一场看似偶然的选择。”最开始我可没有想当医生,满脑子就想当一名女兵!”彭春花笑着回忆。但阴差阳错,她最终踏入忻州卫校的大门。最开始,虽对医学并无太多兴趣的她却因性格原因与老师熟悉后,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1996年,从忻州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中医专科毕业的她,想着 “学了这么多年,得给父亲一个交代”,便踏上了从医的道路。

刚到医院实,彭春花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。那时,她的老师经常出差,而她每天总是最早到医院,最晚离开。早上查一遍房,把每个患者的病情记在心里;晚上走之前再查一遍,确保没有遗漏。就这样,她在医院里慢慢积累着经验,也对中医有了更深的感情。

四处求学:博采众长成就多元医术

1997年,彭春花跟随忻州地区中医院的泰星鸾,开始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、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。秦主任的悉心教导,让她在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99年,回到怀仁的她,又先后跟随怀仁县中医院的卢丙善主治医生、王秀莲主任、刘玉医生,专研内儿及妇产科疾病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发现自己作为女大夫,更能体谅女患者的痛苦,于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开始深入学研究。

2003年,她来到大同市左云县店湾镇大平医院,在骨伤专科进行临床实践。2006年-2010年期间,又到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医院从事医疗行业。多年的学和实践,让她在内外妇儿、骨伤等多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逐渐琢磨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。

人生起伏:在挫折中坚守初心

彭春花一直有一个梦想,就是自己开店,服务基层百姓。从医院实结束后,她就在村里开了一家诊所。后来,经医院主任介绍,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每两天到村里看诊,她抓住机会,虚心学,诊所的口碑也越来越好,一炮打响。

然而,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。命运在2002年给了她沉重一击——丈夫确诊尿毒症。为了给丈夫治病,她不得不关掉村里的诊所,前往北京。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辗转北京求医的日子里,为了生计,她在北京的一家医院从事骨科工作。那段时间,她挣不了太多钱,但家人的支持让她坚定地走了下去。也是在那时发现:原来医者的双手不仅能谋生,更能托起生命的希望。

2011年,为了孩子上学,彭春花又回到了怀仁,开起了诊所。这一次,她带着多年的经验和对中医的热爱,重新出发。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耐心,她慢慢累积了众多患者,很多患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前来就诊,时间久了,大家都处成了朋友。患者们说,每次和彭大夫聊天,就像跟知心姐姐似的,心里的烦恼都不见了。

医者仁心:拒绝激素,守护健康与心灵

彭春花擅长运用各种中医治疗方案治疗内外妇儿、乳腺专科、鼻炎专科等疾病,尤其在妇科宫寒、肠胃病、治未病、结节淤堵等方面有独到之处。她拒绝使用抗生素和激素,坚信 “有效果的才是最便宜的,不是价格最便宜的药才是便宜的药”。她运用中医方法调理慢性病及亚健康体质,让孩子们能够在不依赖激素的情况下茁壮成长。

疫情之后,她全面放弃西医输液打针,全身心投入到中医治疗中。她认为,中医不仅能治疗身体上的病痛,还能调理人的心态。”心态好是最好的保养”,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在治疗过程中,她总是耐心地与患者沟通,深入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,帮助他们缓解压力,治愈情绪病。

多元人生:笔墨才情添彩医者之路

除了医术,彭春花还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。初中时,她就热爱写作,尤其擅长散文,每期板报都有她的作品。她还曾给出版社投稿,文章得以出版,还获得了小记者证。这些经历,让她在与患者沟通时,更能理解他们的情感,用温暖的语言安慰他们。

从最初为了给父亲一个交代而学医,到现在一心想要治愈更多患者,无论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是心灵上的创伤,彭春花的初心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坚定。她扎根基层,用自己的所学所长,为周边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她是患者眼中 “有能力,也有爱的人”,是基层医疗战线上一朵绽放的中医之花。

当问及”好医生”的标准,彭春花指向候诊区:吃着山楂丸等妈妈贴敷的孩童,正给外地亲戚视频问诊的大爷,还有玻璃罐里患者送来的自制秋梨膏。”你看,这里不像诊所,倒像老友记。”

或许正如她散文里写的:”中药柜的每个抽屉都装着春天,而医者的使命,是把生命的绿意播撒在每寸土地。”

关于作者: 太原新闻在线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